「悄悄地我走了,正如我悄悄地來。我揮一揮衣袖,不帶走一片雲彩!」
許多人對於生命的存在,不會拘泥於傳統,而總能以瀟灑面對。他們認為,人不過是個
世間「過客」!生命來去之間,猶如花開葉落那般自然。這樣的人,對於自己的死亡和身後事,經常也是以豁達與脫俗的方式處理。更讓許多人反省到一個人死後留
下的,應是生命創造的價值,而不應是一丘黃土墓園或一棟水泥骨塔。因此,讓一切回歸大自然的「自然葬」順勢產生。所謂「自然葬」是指:人們基於土地利用及
回歸自然之意識,而對遺體的一種埋葬處理方式。自然葬包括海葬、樹葬、花葬……等方式。其做法是先將人的遺體或骨骸予以火化,再將火化後研磨成細顆粒之骨
灰埋藏或撒灑在一定範圍之處所或區域,使得骨灰在一段時日後,能融合於大自然。
採行自然葬辦理身後事,大都以簡單為原則,不注重繁複的喪葬禮俗或宗教儀式。雖然自然葬者須增加骨灰再研磨處理的額外負擔,但費用很便宜。並且自然葬
者不必使用價昂的傳統玉石骨灰罈,僅用紙袋或簡單的玉米盒,金錢花費當然較低廉。
許多人認同自然葬,但卻不知道怎麼辦理!其實自然葬的訴求是回歸自然,不受傳統的殯葬文化束縛。因此自然葬在做法上,雖有相關法令規定,但是在辦理上
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。
辦理自然葬在「禮儀」上有兩項應注意要點:
1. 自然葬在「殯」的部分,亦即從身故到出殯的禮儀,都與一般的傳統喪禮無異。喪禮得依宗教信仰的不同,或簡單或隆重舉辦。
2. 自然葬在「葬」的「禮儀」部分,並沒有特別的程序或儀式。自然葬者得依選擇「海葬」或「樹葬」的不同,將骨灰拋灑於大海或植存土裡即可。其過程或儀式
,得依個別喜歡的方式進行。惟基於對亡者及對生命的尊重,應以莊嚴、慎重的態度來辦理。
辦理自然葬在「手續」上有幾項應注意的要點:
1. 以自然葬辦理身後事,應先擇定以海葬或樹葬方式辦理。若選擇海葬,則應進一步選擇骨灰拋灑的海域。若選擇樹葬,則應進一步選擇骨灰拋灑或植存的地點。
2. 向自然葬所在地所屬縣市政府或鄉鎮市公所民政單位辦理登記。辦理海葬者應於出海前向海關(港警)單位辦妥許可登記。
3. 辦理海葬者應選擇海象平穩時日舉行。出海時候,得雇用客船載行至海葬海域拋灑骨灰。(距離陸地至少六千公尺處且避開港口、軍事射擊,以及漁業養殖區)
4. 自然葬的地點雖有殯葬法令的限定,基本上是不可隨意處理骨灰,但也有少數人低調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,如河川、森林、自家果園……。
5. 採自然葬必須以火化方式處理遺體。遺體火化後之骨灰須再研磨成細小顆粒或粉狀(2mm以下),使骨灰易於分解後,才能進行拋灑或植存。
6. 目前政府正積極推廣自然葬,辦理自然葬得向縣市政府民政單位請求協助。
7. 部分殯葬服務業者對於舉辦自然葬,具有相當豐富經驗。不僅熟悉法令做法,在喪禮的執行上,也頗有質感。民眾亦可尋找有信譽的殯葬服務業者協助處理。
當然,你如果決定了將如何處理自已的遺體,預立遺囑可以幫你完成心願,否則,也要將決定告訴你的至親好友,以促成你的決定成真,讓後代子孫都能享受這青山綠水,願我們的有限的生命都能長存在這無限的容器─地球。